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全站搜索

《爱与美的施予》田世光的花鸟艺术

 二维码 237
发表时间:2020-10-03 10:29
文章附图




《爱与美的施予》

——田世光的花鸟画


田世光.jpg   


田世光

1916年10月—1999年7月)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花鸟、山水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

191610月27日,田世光出生于六郎庄一个中农家庭中。六郎庄又名柳浪庄,人们于房前屋后遍植杨柳,明时庄北有“柳浪闻莺”的佳景,与清华园里的“桃堤春晓”相映成趣。这里稻畦千顷,荷塘棋布,每年阳春三月,稻地里自动涌泉,莲藕、荷花、菱角、慈姑、荸荠、杏树、桃树等植物花树更是应有尽有,黄鹏、伯劳、灰喜鹊、秧鸡、鹭鸶、野兔、天鹅、鸳鸯等鸟类也经常栖息在村头田地里。

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与淳朴的民风给了田世光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了他的性情,在他从艺以后,这些带有泥土清香的应时景物,就经常出现在他的笔下。他的画中落款大多是“写于昆明湖畔柳浪庄上”,亦或是“世光写我庄小景”。三四十年代,田世光的工笔花鸟在北平画界就已具声誉,由于他长年潜居田园,淡泊名利,以“柳浪庄人”自居,并以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着艺术的纯真,这便形成了他的艺术的独特风格。




《田世光画集》简介(曹金华珍藏并提供).jpg

《田世光画集》简介(曹金华珍藏并提供)



爱与美的施予—潘絜兹(曹金华珍藏并提供).jpg

《爱与美的施予》—潘絜兹(曹金华珍藏并提供)



《爱与美的施予》

文/潘絜兹


花鸟是造物主对人类的恩赐,它给生活带来了美,增添了乐趣。人们喜爱自然的花,也喜爱花鸟画,这是因为自然的花要凋谢,自然的鸟会死亡,而艺术中的花鸟却可以不朽。而且在艺术创造中,花鸟被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愈见其丰富多彩,在古代象征皇家富贵的牡丹,在今天则用来借喻社会主义事业的昌盛繁荣。在古代寄托孤傲超俗的情怀的梅花在今天却被当作欢喜漫天雪的报春使者。客体的自然物没有变,但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变了,花鸟画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这便是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客观现实,也正体现了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传统的可贵之处,从这个角度理解田世光先生的花鸟画之所以为人们所推重和喜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世光所以走上学画花鸟之路,当是受他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到老,都不曾离开柳浪庄这一真正的城市里的乡村。这个海淀区的小村庄远离闹市,却毗连颐和园和西山、香山风景区。世光笔下的青松红叶、柳岸荷塘、雀鸟蜂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他热爱自然,热爱虫鸟,在他眼中,万物有情,所以他画的花卉充满蓬勃生机,画的虫鸟,都有活泼生命。他的花鸟画艺术造诣,在当代画坛可说罕有其俦,而这又是他数十年刻苦磨炼得来的。只有功底深厚,才能举重若轻。

世光的花鸟画最初从赵梦朱学没骨法,后从于非学勾勒法。进古物研究所后,又致力于研究宋元的院体和写意画,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功底。青年时代在北平画坛便已露头角;40年代他又拜张大千为师,得大风堂真传:解放后他更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不断深入生活,体验自然,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他为国家会堂馆所和重要宾馆作了许多精彩照人的大幅花鸟画,培养了许多青年画家,特别是为复兴传统的工笔重彩花鸟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他兼善山水,又能做到花鸟与山水结合,更加强了自然的天趣。他的山水画也画得极好,只是为花鸟画所掩,被人们忽视罢了。

我与世光有同窗之谊,他的勤奋苦学精神是我所深佩的,他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一颗不泯的童心,也表现在他的花鸟画中。今当他的画册问世之际,我很高兴把它推荐给广大读者,让我们共同来享受这爱与美的施予。





田世光艺术作品欣赏



田世光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以自己独到的视角认识传统花鸟画,取法宋元花鸟画风格,体现出一种“大花鸟观”的意识。他的艺术修养全面,作品将花鸟置放于自然景象中,突破了花鸟画空间的局限,使他的作品拥有宽广而崭新的意境。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早期为出版年画创作的工笔).jpg 




早期张大千笔意.jpg




蓝鸟.jpg




蓝鸟局部.jpg




石鸡羽色.jpg




石鸡羽色局部.jpg




四条屏.jpg




四只鸟.jpg




四只鸟局部 (2).jpg




四只鸟局部.jpg




三只鸟.jpg




三只鸟局部.jpg




黄鸟.jpg




黄鸟局部.jpg




猴子1.jpg




猴子3.jpg




猴子2.jpg




孔雀2.jpg




孔雀.jpg




孔雀局部.jpg




秋塘白鹭.jpg




微信图片_20201005123811.jpg




微信图片_20201005134555.jpg




微信图片_20201005134606.jpg




微信图片_20201005123652.jpg




微信图片_20201005123423.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13409.jpg




微信图片_20201005134636.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13425.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13448.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13457.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13512.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13558.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13654.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23843.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23930.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53640.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55556.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55604.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55609.jpg




巡艳复寻香.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55627.jpg




微信图片_20201006155622.jpg




微信图片_20201005123436.jpg




微信图片_20201005123446.jpg




微信图片_20201003191847.jpg




写春朝.jpg




写春朝局部.jpg




新秋图.jpg




新秋图局部.jpg




燕子.jpg




燕子局部.jpg




雉鸡3.jpg




雉鸡白.jpg




雉鸡.jpg








图片校对:李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