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吉林 199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画室助教研究班 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工笔重彩高研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蒋采苹重彩工作室助教 清华美院工笔重彩高研班导师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傅春梅工笔画工作室)导师 |
参加展览及获奖 2001年 参加“与世纪同行工笔重彩精品展” 2002年 参加“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作品《亦舞》获金奖 2003年 参加“非常融合当代工笔名家邀请展” 2003年 参加“回顾与展望中国重彩画邀请展” 2003年 参加“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微型作品艺术大展” 2004年 参加“非常融合当代工笔名家邀请展” 2004年 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 2004年 参加“学院工笔——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工笔画名家艺术展” 2005年 参加“非常融合当代工笔名家邀请展” 2005年 参加“北京工笔画会年度名家邀请展” 2006年 参加“全国第六届当代工笔画大展”,作品《絮语》获优秀奖 2007年 参加“非常融合当代工笔名家邀请展” 2007年 出版当代中国画品丛书《华美典雅》傅春梅篇 2007年 参加“学院工笔——当代工笔名家邀请展“ 2008年 参加“学院工笔——当代工笔名家新作邀请展“ 2009年 参加“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展“ 2009年 在798圣东方画廊举办“花开时节——傅春梅工笔作品展“ 2010年 参加全国工笔重彩画获奖作品邀请展 2012年 在云峰画廊举办“花开时节——傅春梅工笔作品展“ 2013年 在北京大千画廊举办“傅春梅工笔花卉作品展” 2013年 参加“学院工笔——当代工笔画名家邀请展“ 2014年 参加“花间影”中国当代新花鸟画邀请展 2014年 参加法国《和风相随》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8年 入选全国综合材料宁波双年展 2019年 在美国第一银行画廊举办“花镜——傅春梅作品展” 2019年 作品《花开时节》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2019年 参加"筑梦重彩"优秀作品展 |
——傅春梅作品展 策展人:陈儒斌 展览地点:纽约第一银行画廊,纽约法拉盛 展览时间:2019年08月03日至08月13日 |
媒 体 报 道
(点击链接进入美国中文网看详细报道)
傅春梅艺术作品欣赏
☆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其创作的作品参加“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抗击疫情在行动||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网展,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抗击疫情在行动 || 众志成城 共渡难关(第四期)《花开时节》系列 64cmx39cmx10
花开时节感想 文/傅春梅 生活经常让我感悟很多事情,使我渐渐从关注内心转到关注自然环境。每当看到一些植物在不断生长时,我就感到季节不会把它们夺走,它们在固定的地方顽强地活着,从田野到我的画面,它们给人类带来美好和欢乐!不论在哪里,我永远像迷恋人世一样迷恋着它们。 我在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中感悟生命的力量。每次经过一株花草时,我都会停下来倾听它们的诉说,从中获得灵感,获得从内心深处涌出来的喜悦。画里也容纳了我的情感和生命的踪迹。 这些画中,从形式上可以感受到时差的错位,构成的错落。感受植物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以及环境污染给植物带来的伤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要爱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
风季之九 66x95cm 纸本 2014
迷恋生命 ——傅春梅的花卉世界 文/贾方舟 最近看了大卫拍摄的一部片子叫《植物私生活》,它讲的是植物如何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其它植物、动物斗争以求生的过程,人类在大多情况下只是以观赏的心态看植物世界,却对它们求生的艰难与智慧一无所知。这个奇妙的生命世界居然有这样多戏剧性的趣闻和惊心动魄的故事,实在令我感叹不已。 傅春梅以花卉为对象的工笔重彩向我们展示的是这个奇妙的生命世界中富有诗意的一面,虽然画家还不能像大卫那样借助于现代工具和科技手段深入到这个世界尚鲜为人知的众多角落,然而,她毕竟已经意识到这些作为生命的植物最光华四射的“花季”所象征的生命意义;“每当看到一些植物在不断生长时,我就感到季节不会把它们夺走,它们在固定的地方顽强地活着,从田野到我的画面,不论在哪里,我永远像迷恋人世一样迷恋着它们”。植物之所以值得迷恋,就在于它们不断向世人展示着花开花落的生命过程。植物年复一年随季节变化的生命周期,正是人的生命过程的一个浓缩。所以,花开时,它们如妙龄少女,或清香四溢,或婀娜多姿,或浓艳欲滴;花落时,又春光不再,禁不住让人黯然神伤,发出“落花流水春去也“或”人比黄花瘦”的感叹.在傅春梅的画中,在她一笔笔的晕染中,在那些丰富的细节描绘中,我们不难体会画家对这种生命过程的感悟和感伤。当她把一个画面切分为几段或几块并以不同色彩来表现时,并非仅仅出于一种现代构成手法运用,她其实是在暗示生命过程本有的两面。当我们在同一幅画上看到这种不同的色彩处理时,那种视觉转换所引起的心理反映便是感叹生命的短暂。那些浓艳欲滴的花在顷刻间便全然失去原有光彩,如何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无论是获了金奖的《亦舞》,还是《蓝色的郁金香》、《倩影》或《凝香》,都在不同程度上暗示出花开花落的生命过程或转瞬即逝的生命的美艳。 花给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好的情愫,从而成为画家一个历久弥新永恒主题。但男画家画花,花是一个纯粹的客体,即使把花喻美人,花也处在“被赏”的地位。而女画家画花则不同,她们总是将花自喻,花不是纯粹的客体,而是作为“自我”的替身,进入一种“自赏”的状态。此时的花成了画家自我情感的投射、自我观照的方式。它们或在暗喻一种人的生命状态,或象征着一种人的精神愿望。但傅春梅的花让我们感到的还不仅仅是这样的暗喻和象征。她其实很少过分主观化的描绘。倒是从她深入的描绘中体悟到她情感的投入,将她自己的生命投入到对植物一丝不苟的描绘之中,她把花叶的经脉当毛细血管来画,直到画出一种生命感为止。而她对生命的迷恋也正就体现在那一花一叶的细枝末节之中,正就体现在她把生命的描绘转化为一种生命过程的自我体验。 就风格而言,傅春梅的艺术特点在用细颗粒石色创造了一种丰富、细腻和厚重的画风。在花鸟画已经成熟了一千年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去以重复黄荃为满足,当代花鸟画家必须有新的作为,而傅春梅有条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
《碎月尘花》系列作品
碎月尘花系列No01 50cmx7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02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03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04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05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06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07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08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09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10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11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碎月尘花系列No12 70cmx50cm 纸本 2019年
《花语》系列作品
花语系列No1 198cmx95cm
花语系列No1(局部)
花语系列No2 50cmx70cm
花语系列 NO3 120x120cm
花语系列NO9 65x40cm
《花影》系列作品
花影系列No22 65x39cm
花影系列No23 39x65cm
花影系列No24 39x65cm
花影系列No9 38x64cm
随 想 文/傅春梅 选择植物花卉作为我创作题材,缘于从小喜欢花卉,每次看到旷野里静静地绽放的花朵,心目中总是有无尽的喜悦和爱怜。 花的世界给人以诗意的遐想,情感的寄托。上帝赋予了万物之灵性,在充满生命的大自然中,相信每株花草都有它生命存在的意义,人亦如此。多少感触和体悟在我笔墨的晕染中,在丰富斑斓的色彩中感悟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感叹转瞬即逝的生命的短暂。 花开花落似人生过程如此相近,在艺术创作中以永恒的追随去描绘如歌如诗的自我体验。 |
《红绳》系列作品
红绳系列No02 130x67cm 绢本 2015年
红绳系列No03 130x67cm 绢本 2015年
红绳系列No05 40x65cm 绢本 2015年
让花之生命在纸上复活 ——文/陶咏白 傅春梅的花卉作品,没有雍容华贵的富丽,也没有奇葩绚烂的眩目。她的花淡雅、疏放、隐逸,透着一份孤傲,展现一种冷艳,散发着令人心动的质朴而高贵的气质。 春梅的画拒绝浓艳和甜腻,那冷冷的灰色调不温不火、温文尔雅,似乎远离了尘世的喧闹,在乡野间、在月下、在幽谷中静静地绽开。她画中的每一朵花、每一片花瓣、每一根枝叶,精细的勾线,考究的着色,尤其是受光部分斑斑点点的色彩,似不经意为之,岂知这种色的变化转换,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多少灵动的活气。不少工笔花卉画,常因工而板,毫无生气。而看春梅的花,有种身不由己被她带进了花丛的感觉,在她的画里,好似有芬芳的花香,有摇曳多姿妖娆的花影,它们向着阳光欢笑,在风中轻盈地飘舞,处处弥漫着鲜活的生命气息。这些花似乎不是画在纸上的花,而是自然界中的花。花何以如此逼真而又生动,其间蕴涵着画家心语:“每次看到旷野里静静地绽放的花朵,心中总是有无尽的喜悦和爱怜。”她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又感叹花开花落转瞬即逝的生命短暂。 花给了傅春梅诗意的遐想,情感的寄托。她的这种精神气息同时融入了她的笔底,在笔线勾画中,在丰富斑斓的色彩中,还在她那别具一格的画面背景色块分割所形成的多层次错落的空间形式中。她把生命流逝中错综复杂的遭际寓于画中,通过独特的工笔画语言,把自己如歌如诗般的生命体验融入了花的世界,移情于花,寄寓于花,在花花草草中感悟生命的力量,花也在她的作品中焕发着永恒的美丽。 |
《絮语》系列作品
絮语No.1 纸本 46x137cm 2014
絮语No.5 纸本 97x66cm 2014
絮语No.6 纸本 97x66cm 2014
《季节印象》系列作品
季节印象No.2 65x39cm 2013
季节印象No.3 65x39cm 纸本 2013
季节印象No.6 65x39cm 纸本 2013
季节印象No.7 65x39cm 纸本 2013
季节印象No.9 65x39cm 纸本 2014
季节印象No.10 65x39cm 纸本 2014
季节印象No.16 98x65cm 纸本 2014
季节印象No.17 98x65cm 纸本 2014
《水中花》系列作品
水中花
水中花系列 NO 9 65x39cm 绢本 2015年
水中花系列 NO 10 65x39cm 绢本 2015年
水中花系列 NO 11 65x39cm 绢本 2015年
水中花系列 NO 12 65x98cm 绢本 2015年
水中花系列之三 133x67 绢本 2015
水中花系列之四 133x67 绢本 2015
水中花系列之五 63x40cm 绢本 2015
水中花系列之六 63x40cm 绢本 2015
水中花系列之七 63x40cm 绢本 2015
水中花系列之八 63x40cm 绢本 2015
水中花系列之九 63x40cm 绢本 2015
水中花系列之十五 63x40cm 绢本 2015
水中花系列之十六 63x40cm 绢本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