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利
夏荷生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联络部主任
画家用传统工笔画表现文艺复兴时期等西方古典油画场景的局部特写,对象是西方传统,但意境确是中国风韵味。画面上,正翻开的花草册透露一缕芬芳之气。人物衣褶线条流畅,笔法细腻,疏淡清雅,令人赏心悦目。既传承了厚重的传统文化理念,又与时俱进,与现代人的审美相融合。
朱小钧
北京大道文化创始人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青年策展人
用中国工笔完成西方宗教的叙事,在色彩、构图和细节描绘上,都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赵利
2016-2019新工笔创作研究室,导师张见,金沙,陈林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深圳市工笔画学会、南山区美协理事。
于时间的荒芜中恍然似梦
文/赵利

《醉花荫》及局部
32cmx160cm
绢本设色
2022年
我们生长的大环境,是中与西,传统与当代的多元交汇局面,个人风貌逃不脱环境的制约。我喜欢西方经典作品中具有神圣仪式感的画面,尤其是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宗教的神性高贵优雅,庄严静穆。

《野有蔓草 · 露》
40cmx60cm
绢本设色
2019年
从中外经典作品中寻找线索,提取片段,用中国绘画传统的造型语言“三矾九染”、“线性表达”、和“平面审美”来重建经典图像。在西方古典图形与中国画表现方式,中国古典美学的结合中,我尝试寻找可结合的点,并融入当下语境。
《浮生若梦》
50cmx160cm
绢本设色
2018年
我喜欢剪裁这种形式,如同透过一扇窗户观看,有一种窥视感,遮蔽感,没那么直接,不完全展示给你。每个人的人格是自我的独特的,每个人需要保留相当多的独立空间,这应该是我这种对疏离感独有所钟的根源。所剪裁的局部图式,多为具有永恒仪式感的瞬间动作,静穆,神秘,神圣,永恒。经由创作,满足我对神秘仪式般图形的迷恋。
《月光 · 夜月明》
60cmx8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月光 · 清梦》
60cmx12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日本浮世绘里,有大量大胆剪裁的构成方式,非常现代。当然,如果是仅限于画面构成层面的剪裁,只是在做表面视觉效果,我的剪裁,意在于剪裁带来的遮蔽和隔离的感受。进而传达出疏淡,高贵,逃离……
《Dreams》
27cmx27cm
绢本扇面
2020年
《God'sPlan》
27cmx27cm
绢本扇面
2020年
作品的气息和格调,暗含着画者个人的趣味与偏好。我喜欢给人物披上线条繁复的衣饰,借以表现中国画的线条,让人物的姿态似梦非梦,延续中国画含蓄的表达习惯。面部半露,意在提供一个画面之外的想象空间……借似梦非梦,柔美朦胧的女性形象,追求一种自然精致,疏淡玲珑的气息。
被定格的瞬间动作,传达出时间的静谧与凝固。画面中缓慢的节奏如一缕青烟,一段清梦;如清凉月光下,缥缈恍惚的心事,裹着追忆往事的朦胧面纱。独自沉醉,亦另她人感怀陶醉。瞬间定格成永恒,一切于时间的荒芜中恍然似梦。这些感觉,正是我的作品中想要特别传达的朦胧意趣,神秘,含蓄,隐约,静美,有着说不清的丝丝情绪。
《花荫》
27cmx27cm
绢本扇面
2021年
《芳香》
27cmx27cm
绢本扇面
2020年
《追寻逝去的时光》之一
51cmx71cm
绢本设色
2017年
《追寻逝去的时光》之二
51cmx71cm
绢本设色
2017年
我对时光的流逝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善感,甚至看不得北方的萧瑟,秋冬惨白的阳光,风卷几片落叶,都让我瞬间忧伤袭来,陷入对于过往时光的感伤,这种善感非常珍贵。李白有诗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其最大的艺术魅力正是追忆,正契合我对往昔旧事偏爱的情结。漫长的人生于指缝间悄无声息的划过,不免要追忆,要遥想,在遥想与追忆中去寻找失去的时光,寻找心灵的补偿。
追忆往事,实则是对往事的超越,无论是往事是不堪,苦楚,还是愉悦,在经意或不经意追忆之时,经历过岁月流逝,都蒙上了一层感伤,怀恋的面纱。旧事在重温的时候,超越了旧事。
《追寻逝去的时光》之三
51cmx71cm
绢本设色
2017年
《追寻逝去的时光》之四
71cmx51cm
绢本设色
2017年
《玫瑰日记》
80cmx58cm
绢本设色
2018年
《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中,有佳句“月色颇佳,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读来自觉一幅图画自眼前展开。 好此佳句的现代人,骨子里都潜藏着对缓慢旧式生活的隐约期望。此情此境,对于现代生活中的世之扰扰红尘者,几乎是一场超越现实的优雅幻想。
《花园》
192cmx120cm
绢本设色
2018年
《时光之镜》
210cmx90cm
绢本设色
2014年
对追忆这个飘渺的概念,如果选择一种艺术形式,那么“截取局部,隐去面容,似梦非梦”,是契合我感受的视觉形式,我觉得这些形式会让一切慢下来,静下来。不用让画面说那么多,去感受就是了。
《莫负月明》
80cmx200cm
绢本设色
2019年
今后的创作方向上,不仅在西方经典中寻找资源,更要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中,采纳一些可以抽出的原理性的东西,寻找发现具有现代性的元素,转译成现代语言,并与当下语境结合,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
●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关山月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宝龙文化集团,华汇文化等机构收藏。●2013年作品《时光之镜》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2018年作品《时光》入选青春心印——第五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关山月美术馆收藏。●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毕业展,作品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2018年延韵续典—2018青年工笔画邀请展,北京工笔重彩画会。●2018年河北教育出版社颂雅风公司绘学计划工笔画展,北京李可染美术馆。●201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博毕业展,北京炎黄艺术馆。●2018年作品《浮生若梦》入选“美丽家园”2018宝龙新绘画大奖。上海宝龙文化集团。●2019年维度与元素深港澳女性当代艺术作品展,深圳罗湖美术馆。2019年“同心筑梦——粤港澳大湾区书画联展“,深圳美术馆。●2019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北京炎黄艺术馆。●2020年“四季英华——青年工笔画艺术展”(深圳市慈善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2020年“青春心印——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关山月美术馆。●2020年作品《莫负月明》“诗意江南——全国工笔画作品展 ”获奖,苏州尹山湖美术馆。●2020年“纨绮·绘语”当代工笔画邀请展,华汇文化,北京工笔重彩画会。●2021年作品《菁菁者莪》“邮驿路,运河情——全国工笔画作品展 ”获奖。本链接资料来源艺术家本人,转载请注明
点击阅读原文至画会官网欣赏更多作品